返回 亮剑之浴血抗战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九十九章盘点家底[2/2页]

    在场之人对视一眼,诸如李云龙等人均没有忍住笑了出来。

    与国军部队不同,国军部队只会出现吃空饷、喝兵血的情况,而八路军的部队武器装备及后勤供给半靠自理更新,从敌人手里缴获,半靠上级拨调,这还是在名单之上的部队,那些独立发展,远离上级的部队基本上只能靠自己。

    之前周维汉统一让各团上报过编制,又曾派参谋处到各团进行实地调查,以李云龙的新一团为例,班排一级的确符合标准,但是到了连一级的作战单位,连部普遍多出来了十到二十几个人头。

    营级作战单位多出来的人员更多,团一级索性不藏着掖着,新一团有特务连、侦察连、警卫连、干部连、辎重连、战车连、汽车连等名义扩编了队伍,更离谱的是,新一团辎重连居然有四百多人,全员配备了武器装备。

    “周维汉,到你了,我可是知道,不管是太南军区还是冀鲁豫军区,你多次让下边人上报人员编制,你可别说你也不清楚!”副总参谋长没好气的说道。

    “参谋长,您一直在河泽,什么事能瞒过您的眼睛?”周维汉笑道。

    这一点副总参谋长倒是没有说错,对于各军分区下属各团各营的大致人数,武器装备、布防情况,周维汉可谓是深深的烙印在脑海里。

    冀鲁豫军区下辖的四个军分区兼四个新编旅,鲁西南军分区即新六旅直属部队有新一团、独立二团、鲁西南骑兵团,以及军分区直属队以及40团、41团,兵力达到将近9000人左右。

    独立二团、骑兵团以及军分区直属队驻扎在定陶、新一团在城武,41团则是在曹县。

    直南军分区即新二旅直属部队有一团、独立一团以及42团,人数在6000左右。

    豫北军分区即新三旅直属部队有四团、独立四团,人数在最少,只有4000人左右。

    漳北军分区即新五旅直属部队有三团、独立三团、冀南基干团,人数在6000左右。

    另有军区直属,在河泽周边驻防的35团、36团、37团、38团以及驻扎在甄城的39团等五个步兵团,人数均在1500人左右,另有战车连、炮兵团、太南军区骑兵团,新成立的突击团、美式炮营,人数大致在11000人左右。

    整个冀鲁豫军区的兵力算下来,大约有三万六千人,这只是主力部队,没有算是有一定战斗力的地方武装。

    在听到周维汉的汇报之后,副总参谋长笑着点了点头:“你这个里面倒是没有多少水分,兵力不少,但是需要应付的日军也多,漳北、豫北、直南虽然不是主战场,但会被日军牵制一部分兵力,这是不可忽视的事实!”

    “所以我建议,是不是从太南军区调一两个主力团过来充当预备队,毕竟这样把握大一点!”副总参谋长说道。

    “我的确有这个打算,目前可以确定的是,我太行根据地不在日军的大扫荡的目标之内,但是为了防止突发事件发生,我打算将太南军区五团、29团临时抽调过来,太南一分区以及二分区的部队还是要以防备日军以及二十七军为主!”

    “有些话还是要说的,难不保国军就与日军在私底下打成了协议,这两年咱们八路军发展太快,这两股势力均视咱们八路军为心腹大患,不得不防啊!”

    “同时太南二分区的几个团可以趁着这个机会对平汉铁路展开破袭,甚至可以独立第一混成的日军进犯我直南根据地的时候,对安阳县城发起攻势!”周维汉说出来心里的打算。

    “好,就这办,作战会议就开到这吧,回去之后抓紧筹备,各路日军预定的进攻时间是四天之后,留给咱们的时间不多了!”副总参谋长最后说道。

    由于冀鲁豫军区以及鲁西军区都有成体系的领导班子,副总参谋长虽然亲自在河泽坐镇指挥,但是起到更多的作用则是对两个军区进行统筹协调,并没有将军政大权牢牢把在手里。

    话分两头,作为日军的代表,花谷正在让出一定的利益之后,终究是与阎老西打成了口头协议。

    晋绥军保证不会主动出击,日军则是会抽点一部分临汾周边的日军主力秘密北上,参与到围剿晋察冀根据地的大扫荡之中。

    八路军总部对此并不知情,但是老总等人怎么会对南线的日军视若无睹呢,提前预判了日军的路数。

    所以八路军总部命令太岳军区所属部队光明正大的向着接壤的日军防区运动,借此牵制南线的日军,使其不敢大胆的抽调部队。

    同时总部亦给第一战区发去了电报,表明了八路军要对南线的日军发起攻势,同时邀请中条山的国军部队共同出击,收复失地。

    以往,这等重大机密往往是副总参谋长亲自前往,原因则是第一战区内部日军的鼹鼠太多,差不多被渗透成了筛子。

    往往重大机密,第一战区长官部刚刚获悉,转眼就传到了太塬,在情报获取上处处受制于日军。

    邀请国军共同出击,收复失地,乃是D政委提出来的,为的就是通过第一战区,好让日军及时得知八路军要对南线日军发起攻势的计划。

第六百九十九章盘点家底[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