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夫郎有点甜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 214 章 二合一章[2/2页]

    “他说他借鉴了话本铺子的‘信件’模式,咱们铺子不是有留地址,外地书生可以写信交流交友吗?还有附带写作小技巧和文章分析。他将这种模式,用到了科举书籍上,在蔚县小范围试水过,已经将完整的经营计划做好,只等去京都大展拳脚。”

    这是杜知秋在京都站稳脚跟的敲门砖,他们杜家书斋铺面多人脉广,以此思路对科举用书做改进,可以与天下学子对话。

    比他们话本铺子的信件少了一道,因为他们可以当地收集当地交流。

    京都发出的就又不一样,大家按需购买就成。

    云程可太欣赏杜知秋的事业心了。

    他问:“那跟我呢?跟我怎么合作?”

    叶存山说:“他让你写一篇话本,最好是新颖的套路,但还是主流爽文,到时就是你在京都的首部作品。科举用书的改进,是需要长久经营才能见效的东西,流行话本才是获得话语权的第一步。”

    用作品推广,到来年春闱后,也该有一批有才之士来应聘,可以在京都快速招揽筛选,组建新的管理班底,开分店。

    分店云程可以接受慢一点,关键是好的合伙人难得。

    杜知秋承诺会好好经营云程铺子里的作品,即使到时书斋方面有不和,他也可以以朋友的资格提见。

    到京都以后,不和的概率就很低。

    他们跟京都的人打过交道,没谁说礼部尚书家跟太师府家关系不好。

    这是云程想要的合作,他开心了。

    叶存山歇会儿就沐浴更衣,焚香去酒气,午饭后随族兄弟一起进祠堂,擦祖先牌位。

    第二天早上,换上举人青衣,由云程给他束发,还稍稍修了下眉毛,一家四口结伴去祠堂。

    按照这时的规矩,祭祖前,小辈都要有参与,不能干等着。

    叶存山到地方后就跟他们分开,去叶根那边。

    同龄族兄弟里比较出息的都在,叶大作为亲爹,很快凑了过来,没人赶他,他就跟旁边看着。

    圆圆还小,要大人带。

    这边一起的还有挺多族里的娃崽,给存银跟云程的任务就是带孩子。

    进祠堂前,要保证他们衣衫整洁,再给他们洗手就成。

    旁边还有别的哥儿姐儿在,这年岁的人活泼一些,碍于祭祖气氛,不好找人搭话闲聊,相处下来很顺利。

    跟上回考中秀才时回乡报喜一样,云程想把这画面都记下来。

    上回考中秀才,他是全程用脑子记,回去后回忆着画。

    这次让叶存山去问过族长,他拿了纸笔,能随时画两笔做记录。

    族里想要留一份画稿,等云程画完,要找别的画师临摹一本。

    他本来说在府城停靠时,将东西交给庆阳跟钱满盈,但存银说他想画。

    存银画工进步很大,临摹复刻的能力没钱满盈出挑,画慢一些,也能做到七八成相似。

    是亲大哥的重要日子,他想见证留念,云程就给他机会。

    祭祖流程与从前一样,只是吃饭时间变长。

    叶存山没跟他们坐一桌,跟个新郎官似的,满场敬酒。

    他乡试贴榜出来后,喝酒频繁,每次还喝得特别多,自己又不是什么酒量好的人,云程看着他就担心。

    到他们这桌的时候,云程扯他衣袖暗示他,叶存山给他看酒杯。

    叶根从家里找出来的深竹筒杯,说这个装酒多,不用频繁续酒。

    实际就是给叶存山作弊用的,管他怎么喝,里边就那么半筒,每次小抿一口就成。

    因气氛好,在座的人也没谁想到叶存山会在祖宗面前作假,敬酒顺利。

    这都祭祖了,云程也想迷信一点,回家就问叶存山要不再对着祠堂的方向磕几个头赔罪。

    叶存山说:“不用了,族长说喝酒没我小命重要,说我考上举人,今天在祠堂骂两句都没事。”

    云程:“……”

    绝了。

    祭祖完,他们就能收拾东西北上。

    这是回来时就定下的事,村里没谁说什么。

    他们带回来的东西少,收拾起来简单。

    晚饭是回家吃的,爷奶给圆圆还有存银都包了红包。

    存银过了十五周岁,按大众算法,他今年十七,不想跟圆圆这个小奶娃一样收红包。

    爷奶说给他成亲用的,“你以后在京都找,我俩也看不见,接下吧。”

    往年在家,他们对存银没多亲近,只能说不会故意苛待孩子。

    这些年分开,看着家里闹成这样,存银还是会给家里寄东西,也觉出好了。

    他俩给了,叶大这做爹的也该有表示。

    他平时作,但去医馆看病抓药的银子都是从云程他们的分红里扣,他每月还有养老钱,地租出去不用自己种,全是进项。

    家里养猪养兔子,他又会编竹筐,这些贴补下来,一年能攒下不少银子。

    要给存银,他舍不得。

    想想最近听说的,存银以后要有裁缝铺子,还是京都的裁缝铺子。

    也想想叶存山考上后,都有富商要送儿子给存银当赘婿。

    心里觉着存银是真的出息了,才去屋里拿了五两银子出来。

    存银还没说话,叶大就先讲:“你别嫌少,村里小哥儿嫁人,有个一二两的陪嫁就了不得。男人娶亲,也就五两八两的。”

    存银默了默,这银子放桌上没动。

    饭后他们要走,叶大叫他把银子拿着,存银不想要,还想呛他。

    叶存山帮他把银子拿了,叫他谢谢爹。

    存银:“……谢谢爹。”

    路上叶存山就说他傻,“你都知道他小气抠搜了,生气还能跟银子过不去?到时你没拿银子,他没损失,还得处处说你心气儿高,五两银子都嫌少。”

    存银就是不想要。

    叶存山:“够买三色颜料了,我看你用的时候都舍不得挖。”

    存银:“……”

    “那你给我买。”

    叶存山买了给他,就不算他拿叶大的东西。

    小孩脾气。

    一家人回去,叶虎带着儿子在院子外等着。

    果真如叶延所说,走之前,这对夫妻想请吃饭。

    没想到叶存山一天天忙到脚不沾地,原想是今晚请晚饭,算漏了他们要回家吃。

    现在饭是吃不下了,就变成了纯请教。

    族里能有个读书的好苗子,叶存山是高兴的,迎他们进屋后,出题考了小虎,叫小虎作文章的时候,也分纸写了不同阶段的学习方向。

    单独用信封装好,封面写上阶段名,给叶虎收好。

    有罗旭的前车之鉴,叶存山就不跟小虎讲以后还有多少东西要学,只在每个阶段点一下就行,到时小虎也会有先生指点,还能给他寄信,不急一时。

    叶虎把信收好,小虎也作好了文章。

    叶存山看他,就跟看见了从前的自己一样。

    启蒙晚,读书少,肚子里没货,所以一本《诗经》用到烂。

    文风也颇像他从前,只是少了他那时的平实质朴。

    小虎没有出去闯荡过,少了积累,有年轻书生的稚嫩与天真。

    所以叶存山又给他列了学习计划,“我有给族学捐书,你也可以去杜家书斋看。”

    叶存山说完,就等着小虎反应。

    令他满意的是,小虎没说不好意思去,而是说他经常去。

    “在县里时,每天都会去看会儿书,就是没明确书单,不知道该看什么,看得很杂。”

    书单是根据捐赠到族学的书籍列的,去书斋里,就不用按照书名来,叶存山给他说了大概方向就好。

    回头跟叶虎说,孩子不要养得太娇,农门学子比书香门第多的就是种田经验,知道百姓的苦与需求,还拿杜知春做例子。

    “他书堆里打滚的,到院试之前,都被杜先生打发到咱们村里体验生活了。”

    叶虎也是耿直。

    他露出了恍然大悟的表情,“难怪你考得好我三弟考得差,你干活我三弟不干。”

    叶存山:“……”

    为不把人引入歧途,他好好给叶虎解释。

    解释完,学云程的教学方式,要叶虎给他复述。

    直到他懂,才说可以回家了。

    叶虎突然就觉醒了新技能,他说那是不是他能这样检查小虎的功课的,“我花那么多银子供他读书,他总要跟我讲讲他每天学了什么吧。”

    小虎什么心情不知道,反正叶虎离开时很开心。

    次日一早,他们一家坐牛车去蔚县码头,叶旺祖跟叶虎来送。

    码头这边,静河纸铺的人与杜家的人也在。

    纸铺就来了叶粮,杜家是兄弟俩都在。

    杜知春要在家里多待一阵再走,他在家里备考也一样,反正去京都不缺地方住。

    快一点,他会随送年礼的船只去京都,慢一点就是过了年再去。

    叶存山直言道:“你随年礼的船,早点出发。”

    杜知春就不明白了,“为什么?”

    叶存山:“不然你开诗会到明年,这几个月都不碰书了?”

    杜知春无言以对,抱拳道谢,“我知道了。”

    另一边,云程得了杜知秋一份礼。

    是新铺子开张的初期经营策略。

    “你看看能不能用上吧。”

    不然怎么说跟他合作舒服,生意的事另谈,至少相处中不会让合作伙伴吃亏,诚意十足。

    云程说在京都等他,“我会抽空写新书的,到时一起搞事业。”

    上船后,一切照常,按照预期时间抵达府城。

    回家要走很远,就近找了客栈住,结果迟来的雨季把他们堵在这里五六天,到第七天才又上船。

    这次船上人多东西多,彭先生跟平枝姑姑他们都在。

    谢晏清也收拾好了,约着一起出发。

    回静河村时,就被送行过一回,在府城短暂歇脚,还招惹了一批朋友相送,出发时眼眶泛红。

    圆圆不懂大人的离别愁,再次见到自己熟悉喜欢的人,开心得不行,要不是大人拦着拉着,她都要在甲板上跑几圈。

    去京都要十天半月的路程,远近得看天气。

    熬过雨季再出发,一路照顾小孩,用时十二天抵达。

    本以为不会有人接,结果刚下船,就有小厮迎了过来,自报家门,对上了信息,还跟平枝姑姑认了脸熟,挥挥手,就有十来号人帮忙搬东西。

    “大少爷说你们忙完家事就会出发,最晚不过中旬左右到,吩咐管事叫人在这边等着。”

    就为了能接到人,不让他们来时清冷。

第 214 章 二合一章[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