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帝国风云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九十一章 得不偿失[2/2页]

    按照美军的标准,单次出动的损失率超过百分之七,就算得上是失败了,因为这意味着从轰炸中得到的好处还不如遭受的损失。

    事实上,单次出动率在百分之五以上,轰炸行动就没有多少意义了。

    原因很简单,轰炸机是最为昂贵的战机,而新式重型轰炸机又是轰炸机中最贵的,也是当时世界上最贵的战机。

    比如,制造一架B29的花费足够用来制造十多架P51D!

    当然,中国空军的轰炸机也不例外。

    在一次战斗中就损失了七百多架B29,不管美国多么富裕、不管美国的工业生产能力多么强大,也承受不起。

    要知道,就算波音公司的两条生产线开足马力,一个月也只能生产一百架B29。

    也就是说,一次战斗的损失,相当于大半年的产量了。

    如果以价值衡量的话,七百多架B29相当于三支拥有三艘舰队航母的战斗舰队,而且还包括了所有护航战舰与舰载机。

    也就是说,美军用相当于三支舰队航母的代价,只换得了重创六艘巡洋舰,以及击落三百多架战斗机的收获。

    显然,美军的损失比收获大得多。

    这样的轰炸行动不但没有意义,反而严重削弱了美军的战斗力。再打一次的话,恐怕美军就没有多少轰炸机可用了。同样的道理,如果把这些轰炸机用到别的地方,比如用来守卫波多黎各,肯定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当然,还有更适合使用这些轰炸机的地方,这就是美国西海岸地区。

    虽然在自己的本土上进行战略轰炸是一件很难想像的事情,但是美军要想把中**队挡在西海岸地区,就必须投入足够多的轰炸机,把中**队的占领区变成焦土,让中**队无法向东推进。

    事实上,当时美军的大部分轰炸机都部署在中西部地区,主要任务就是去轰炸占领着美国土地与城市的中**队。

    美军没再盲目使用轰炸机,显然是明智之举。

    如果美军在十六日再次出动轰炸机群,对付正在通过巴拿马运河的第34舰队,肯定会付出更加惨重的代价。别忘了,已有三支战斗舰队进入了加勒比海,而且九艘舰队航母都搭载了大量战斗机。更重要的是,顾祝同也吸取了教训,让第34舰队在进入运河之前就把舰载机派往圣何塞岛。也就是说,总共有十二支舰载航空兵联队的战斗机可用,加上岸基航空兵,当时顾祝同手里总共有一千多架战斗机。显然,美军的轰炸机群就算达到了十五日的出动规模,也讨不到半点好处。

    当然,美军没有盲目行动,反而给顾祝同制造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麻烦。

    这就是,在中国海军围攻波多黎各的时候,美军的轰炸机群是一个潜在的威胁,甚至是最大的威胁。

    别忘了,美军已经没有舰队航母了,大西洋舰队形同虚设。

    这样一来,美军要想阻止中**队攻打波多黎各,唯一的手段就是充分利用数量充足的重型轰炸机。

    到了加勒比海北面,顾祝同就没有那么多的优势了。

    虽然防空警戒舰更多了,但是“渡鸦”预警机在飞到战场上空之后,最多只能巡逻两个小时。

    这就是说,顾祝同很难得到岸基航空兵的支持与掩护。

    更重要的是,因为美军在波多黎各部署了一支不算弱的战术航空兵,所以顾祝同还得把夜间防空的任务交给岸基航空兵。

    这样一来,白天的防空任务就这能交给舰载航空兵。

    至于通过突击摧毁波多黎各岛上的机场,这也是很不现实的,即波多黎各太大了,而且有大大小小近三十座机场与野战机场,还能得到来自古巴与美国本土的支援,即便顾祝同把四支航空战斗舰队的战斗力发挥到极限,也很难一举夺得制空权,势必要在这里跟美军争夺一番。

    显然,顾祝同不能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到舰队身上。

    所幸的是,他也没有把舰队看成是无所不能的。

    攻打美国西海岸地区的战斗就表明,即便舰队足够强大,在面对大陆的进攻中,也要承担很大的作战风险。

    要不然,“卫青”号就不会遭到重创。

    只有合理利用所有兵力,让各支作战部队都发挥作用,才能用最小的代价取得胜利。

    所幸的是,这次不再是跨大洋进攻,后方基地就在一千多公里之外,即便是美国西海岸的占领区离波多黎各也不到三千公里。也就是说,顾祝同不但有舰载航空兵可用,还有岸基航空兵,以及强大的空军做后盾。(未完待续)RQ

第四百九十一章 得不偿失[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