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数风流人物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壬字卷 第一百二十六节 冷彻入骨[1/2页]

    注意到这帮人脸上?A神色,冯紫英就知道这帮人还不太相信自己的判断,但是冯紫英在了解到这几日义忠亲王都再无音讯的时候,就断定义忠亲王绝对已经悄然南下了。

    在宣府军攻势失败之后,义忠亲王就应该意识到他不可能在京中还有机会了,再不南下,难道真的等到朝中众人回过味来,或者说那一干急迫着想要立储的侄儿们提出要把他拿下再来动手?

    冯紫英甚至还不知道义忠亲王已经主动上门要求监国被叶向高拒绝一事,如果知道这个,那就更是毫无疑问了

    “诸公,不如再让龙禁尉直接登门去看看,或者仔细查探,学生相信义忠亲王应该都不会在京中了。”

    见冯紫英说得如此笃定,叶向高和齐永泰都有些吃不准了,李三才点点头,便让人去吩咐和龙禁尉交涉。

    “紫英,你如此笃定义忠亲王会南下,可是你应该考虑到,或者说义忠亲王也应该清楚,光凭他手中能掌握的军队,根本无法和朝廷大军抗衡才对。”李三才还是不太相信,“就算牛继宗能控制宣府军,大同军那边传过来的情况,孙绍祖加上投效他的几部,也不过就是大同军的三四成兵力,加起来顶多也就是十一二万人马,难道就觉得能抵挡得住朝廷大军?”

    顿了一顿,似乎也觉得自己有点儿太过于自大了的李三才才又道:“好吧,就算是把淮扬镇和登莱镇加上吧,登莱镇在湖广,那边有朝廷的荆襄镇牵制,淮扬镇不过是京营转来,其战斗力不值一提,朝廷有辽东、蓟镇、大同和山西四镇精锐,还有令尊手中的三边四镇精锐,六七十万大军,义忠亲王不会看不到这一点吧?”

    冯紫英内心嗤之以鼻,对这位现在明面上在内阁里主管军事但实际对军务知之甚少的阁臣,他是很不以为然的。

    还真的以为双方实力的对比就是靠士卒数量不成?这里边的底细难道一点儿都不知道么?

    “道甫公,您可能略微有些误解了朝廷和义忠亲王掌握的军事实力的差距,学生简单分析一下,嗯,张大人和徐大人也在,他们二位是兵部堂官,对这些情况应该更清楚。虽说朝廷掌握着辽东、蓟镇、山西和三边四镇以及大同镇的一部分,但您该知道辽东镇能腾出来的兵力几近于无,您不会认为义忠亲王既然能给林丹巴图尔递信,就对忘了努尔哈赤这个对朝廷的最大威胁吧?”

    冯紫英有条不紊地分析:“蓟镇这边现在面临的情形大家都看到了,周四沟堡和黑汉岭堡被宣府军放空,可见其风险,还有黄崖峪、将军石、磨刀峪据说都有察哈尔人敌踪,现在腾出来的三万多兵力已经是极限了,大同镇一样如此,除了和孙绍祖一部对抗外,还要考虑土默特人会不会趁火打劫,可能唯一真正能腾出兵力的就是山西镇柴大人那边,但山西镇在宣大三镇中是实力最弱的一镇,而且也一样承担着一段面对土默特人的边墙,学生估计能腾出来的兵力也就四五万人罢了。”

    冯紫英对军务这一块的娴熟让张怀昌和徐大化都刮目相看,几位阁臣更是眼中异芒爆闪。

    虎父无犬子啊,不愧是边将出身,虽然已经走了文臣之路,但是人家对边关军务却一样精熟,难怪在北地青年士子中有偌大名声。

    这也难怪,北地最大的威胁就是蒙古人和女真人,关系到大家家乡父老乡亲乃至家族的生死存亡,至于民生、经济、商贸这些事务都要放在其中,谁在这一块最有发言权,那么自然就能得到士子们的推崇。

    “家父那边的确在整编四镇的大军,但是由于朝廷有意裁撤固原镇,加上去年因为水土不服在播州那边打了败仗,所以固原镇士气低落,甘肃、宁夏二镇孤悬西陲,平叛之后元气尚未恢复,朝廷这两年又有些怠慢那边,所以将士怨气很大,家父在和学生信中就提及,须得要好生安抚,唯一尚能一用的就是榆林镇,……”

    “可对于义忠亲王这边就不一样了,一旦宣府镇和大同镇一部南下,不但整个北地边防立即就出现一个大缺口,须得要蓟镇和大同、山西弥补上,他们的军队南下,毫无任何负担,此消彼长,他们能腾出手来的这一部分军队就是机动力量,可以选择任何地点发起攻势,……”

    “湖广那边,荆襄镇初建,根本不是登莱镇对手,湖广关系到整个北地的粮饷,一旦被义忠亲王所控制,后果不堪设想,这还没有算如果江南中断漕运,我们北地能够支撑多久?淮扬镇那边在这种情形下,会倒向谁?”

    一连串的质疑和问题抛出来,让在座众人都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

    原来他们都一致认为义忠亲王恐怕不敢这么决绝,但冯紫英这么一分析,似乎局面陡然倒转了,湖广被王子腾控制,漕运中断,京畿必定动荡不安,能坚持多久?

    这些问题要说众人没想过,当然不可能,但是他们都下意识地觉得不至于那么糟糕,换一句话说,如果皇上依然健康在位,的确很多问题都不是问题。

壬字卷 第一百二十六节 冷彻入骨[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