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工程院成果[2/2页]
“哦?去看看。”李恪立刻一脸的好奇,他拿到的书库里面有大量的基础农具,但是大部分的基础农具都是由生铁,甚至钢铁制作而成的,这一点在大唐并不适用。
大唐的外部环境并不稳定,所以钢铁肯定是第一时间先制作武器的,这一点毋庸置疑,就算是李恪现在也改变不了这些,而部分由大量的木制配合少量的生铁就能铸造的农具才是最根本的。
播种机就是其中一项,播种机并不神秘也并不高端,实际上早在汉朝,播种机的前期雏形耧车就已经诞生了,甚至在一千多年后的七八十年代,北方农田量保有量比较大的主要耕地区所使用的播种机,比汉代的耧车……在原理上,也没先进到什么地方去。
只不过是在传动装置和材料等方面进行了部分改进而已。
刘昌带着李恪来到这个改进的播种机前面,李恪看到它,光是外形就唤起了他小时候的记忆,李恪小时候用的那个播种机和这玩意很相似了。
李恪记得自己上辈子小时候的播种机也并不大,就是比一匹骡子宽一些,五条腿,播种机两侧的轮子是铁质的,链条带动,然后上面是一个长方形的方斗,里面倒进去作为底肥的二胺和小麦种子混合在一起,然后一起倒在方斗里播种。
方斗的下面的五个孔对应五个中空的播种腿,而这五个孔中间是有类似于水车那样的凹槽螺纹,可以横向抽动,里面的凹槽大小不同,是利用凹槽大小来调节滚动一次滚轮,播种多少种子的数量的。
大唐的耧车方斗下面是没有这个凹槽螺纹的,这样的话,耧车两侧也没有滚轮,这样的话,就很容易导致小麦一次的数量过多,或者过少,没有那么均匀,而实际大部分时间是偏少的。
上辈子李恪的爷爷跟他说过,他们年轻的时候那播种机就叫耧车,播种的时候要摇耧,因为不摇,很多时候种子就卡到一起了,毕竟那个孔不能留太大。
而且耧车两侧没有车轮,也非常的耗费畜力。李恪小时候见过的那种改进后的铁制的,他爷爷他们也叫铁耧,可想而知这个称呼用了多少年。
目前刘昌他们改造出来的这个播种机,已经非常接近李恪小时候所采用的播种机了。
“殿下,这个播种机我们进行了几次测试,首先它两侧的车轮,我们还是采用了模具锻造的生铁车轮,然后车轮中间的轴承上面安装有这种播种凹槽,凹槽也是由铁制的,凹槽的大小我们进行了固定。”
“我们测试过殿下您所说的,那种中间的凹槽轴承可以左右抽动,更换凹槽大小的方式,但是它有点复杂,对我们的生产工艺来说非常的难,而且故障率很高。所以我们将它制作成为了固定的,这样不用更换,它的结构就简单多了,至于调控种子的多少,我们选择在这个种子斗的入口处,设置一个木头片,空过调整种子入口大小,来调整小麦等不同作物的种子数量。”刘昌给介绍了一下。
李恪满意的点了点头,自己给他们提供的方案,或许是很先进,但是先进要考虑实际情况,刘昌他们做的就非常不错,这个通过缩小种子出入口的方式就很好,降低了整个播种机的制作难度和故障率。
虽然说这种卡木片挡板的方式,因为种子口在播种的时候会被大量的种子掩埋在最下面,有时候木片没卡好,会自己关上等小瑕疵。
但是这个小瑕疵问题不大,因为播种机的后面会跟着人的,那五个播种腿中间有一段会是空的,从上面到下面中间大概留一部分空的,就是为了让后面的人观察,是不是有种子落下来。
不是做不成一体的,而是故意留一段空的。
第379章 工程院成果[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