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一章 更生我也[1/2页]
我不信,这是垂拱殿满朝文武写在脸上的表情。败家子上辈子肯定贪污受贿了,不然他怎么会这么厉害,船厂投进去这么多钱都被他花完了。
可大名府程琳的奏疏上写的明明白白,他和那败家子通信息了。船厂耗资巨大,朝廷若是想尽快航海,必须早日拨款。
赵祯却是深信不疑,他了解石小凡的脾气,看来是船厂真的资金不足了。这个时候,他最该做的是让国库赶紧出资。
急递铺,这个关系着各地信息交流的邮递角色。在大宋朝遍地开花,不但可以快速的传递情报,还可以为民间百姓服务。每个铺兵最少配上两匹马,以便换乘。
首先就是军事,可以如臂使指。再就是朝廷可以牢牢掌控住地方动向,那些急递铺传递信息的铺兵可以轻松了。他们不必再为了一件书信而奔波千里,有了快马,传递速度就会快很多。
只是他们不知道的是,急递铺的功能远不止如此。信息的畅通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对商业经济的发展超乎想象。
又过了一个多月,在文武百官渐渐将电话这事忘了的时候。垂拱殿早朝上,御前就放了份奏疏。
文武百官面面相觑,众人看着这个黑乎乎奇怪的家伙,不敢相信就是这份奏疏上,急递铺居然这么快建成了?
赵祯端坐龙庭,看着下面的文武百官:“列位卿家,密州城奏疏,那里的急递铺已经建好,二十里一亭,五十里一站。每个铺兵两匹马”
嗯?听官家吹牛皮还真有些不习惯。哪有这么快,这得需要多少钱砸。
百官大多数人都抱着这个想法,赵祯没说话,只是示意陈琳。
陈琳走过去,拿起桌子上的那份奏疏,然后给了下面的官员。
这下百官们不淡定了,败家子可恶,居然真就把个急递铺建起来了,他不是哭穷没钱么。这奏疏就是密州递来的,而且仅仅用了不到半个月时间,就一路快马加鞭的送过来了。
急脚递是我国宋代快速军邮制之称谓。它是在北宋同辽、金、西夏作战的特殊环境中,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初期只是在全国重点地区和线路上设置。现存史籍中关于急脚递的最早记载是真宗景德二年(1005年)三月,“诏西北两路急脚铺军士,除递送真定总管司及雄州文书外,它处不得承受”(《永乐大典》卷一四五七四)。当时宋在边境上设立急脚递,以日行400里的速度,“传送边(关)上机宜切要文字”,直达首都汴梁。至宋神宗时,又有金字牌急脚递。金字牌是一种通信檄牌,牌长尺余,木制,上刻“御前文字,不得入铺”,其传递速度比一般急脚递还要快。这种通信方式的特点是:由御前直接发下,不经枢密院或门下省,减少了不必要的交接手续,又可保守机密,沿途接力传送,昼夜不停,而且不入递铺交接,减少了在递铺的停留时间,宋人形容金字牌“光明眩目”,传递时“过如飞电,望之者无不避路”,“日行五百里,不以昼夜鸣铃走递,前铺闻铃,予备人出铺交受”(沈括(《梦溪笔谈》卷十一)。金字牌急脚递如同古之羽檄,中国历史上有关其最著名的一段史实是南宋绍兴十一年(1141年),秦桧以宋高宗名义一天内连发12道金字牌传达命令,勒令在抗金前线作战的岳飞退兵。
沈括《梦溪笔谈》卷一一:“驿传旧有三等:日步递、马递、急脚递。急脚递最速,日行四百里,惟军兴则用之。熙宁中又有金字牌急脚递,如古之羽檄也。以木牌朱漆黄金字,光明炫目,过如飞电,望之者无不避路,日行五百余里。有军前机速处分,则自御前发下,三省、枢密院莫得与也。”
第七百零一章 更生我也[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