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 最累的兵种[2/2页]
大宋不得杀牛,杀牛是犯法的。契丹和西夏则不然,他们有着大量的牲畜。牛羊马匹,除了战马是战略物资之外,牛羊都是他们的肉食。
士兵们携带的干粮,居然还有一些牛羊肉肉干。因为是就地休整,大家伙儿终于能吃一顿热乎的饭。炊事兵们收集起将士们随身携带的肉干,用铁锅混合了军粮中的粟米,熬制着一锅锅的粟米肉粥。
肉干大多都是士兵们自带的,粟米源自于大宋方面的援助,有一些是通过官方榷场交易换取的。整个军营内,顿时肉香扑鼻起来。
其实在随军中,最苦最累的是炊事兵。他们负责着军中伙食,好在白天行军或者打仗的时候,将士们啃干粮。晚上休整或者露营,他们就得埋锅做饭。
很多人以为,武将只要能打几个胜仗,就能称得上军事家,其实大谬不然。一个真正卓越的军事家,精通用兵之道仅仅是其中之一,此外还必须在练兵、治军、器械改进、军事理论研究、战略战术创新升级等诸多方面,都有所建树,才算一个优秀的军事家。
古代的炊事兵不用上阵厮杀,却没有几个人愿意干。原因之一是炊事兵工作繁重,非常熬人累人。古代普通士兵仅仅在作战时辛苦打拼,但和平时期则比较轻松。而炊事兵无论战时平时,每天都要承担百十人的饮食操办,一刻不得清闲。
长途行军跋涉时,炊事兵更是劳累不堪。士兵们只需要携带自己的武器即可,但炊事兵每人则要背负“铁尖扁担一条,铜锅二口,水桶二只,椰瓢一个”,此外还要轮流推送装载厨具和粮食的车辆。
俗话说“兵无粮自乱”,“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填饱肚子,吃得饱吃得好,从来都是一支军队赖以维持的基础因素之一。古人从军,有的人是为了建功立业,但大部分人觉悟没那么高,仅仅为了一天能吃两顿饱饭,所以古代从军又被形象地称为“扛枪吃粮”。
有的是用车运输粮草,“每车围幔一条,拔轴绳二条,稍坡绳一条,出索绳六条,撒绳二条,迎撒绳二条,大铁钚二个,小铁钚二个,铁索二条,皮肚带一条,皮后?一条,麻拥子十条,麻搭子共二十条,木鞍一座,屉子一个,草铡一口,柳筐一口,水桶二只,载水大篓一个”,粮食车上“每车应载煤炒二石五斗,米三石七斗五升,豆六石二斗五升。”
到了宿营地,士兵们辛苦一天可以歇息放松,同样辛苦的炊事兵们却更加繁忙,他们根本没有休息的时间,就要赶紧外出搜罗柴草,寻找水源,并把柴草和水运回营盘中,同时支锅架灶,用最快的速度为士兵们准备餐饭。
士兵们吃完后倒头就睡,炊事兵们还要刷锅洗碗,准备好第二天早起的柴草粮米。凌晨时分,士兵们还在睡梦中,炊事兵们又要早早起身,准备早饭,一天紧张劳碌,片刻不得安闲,恐怕没几个人能长年累月经受这种强度的工作量。
这其实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士兵打仗可以累功升迁。而炊事兵终其一生是没有升迁希望的,即便是有也是凤毛麟角。
当兵的将士们都是真刀真枪的搏命疆场,最大的希望就是混个军官武将,封妻荫子,进入仕途修成正果。但炊事兵就是忙死累死,一辈子也就这样了,年轻时像一只勤劳的蚂蚁辛苦操劳,年老之后被一脚踢出军队,自生自灭,着实令人唏嘘。
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 最累的兵种[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