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五胡明月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汉魏晋时期文官官职等级摘录[2/2页]

    九卿之一,掌管诸侯和各少数民族事务,相当于外交官员。

    宗正:

    九卿之一,管理皇族事务,一般由皇族中德高望重之人担任。

    大司农:

    九卿之一,掌管一国之租税钱谷盐铁和国家财政收支,职权与后来的户部尚书相近,后世也以“司农”为户部尚书的别称。下属官员有太仓令、平准令、导官令等。

    少腐;

    九卿之一,掌管宫中御用之物。下属官员有太医令、太官令、守宫令、侍中、中常侍、黄门侍郎、小黄门、尚书令、尚书仆射、尚书、御史中丞、兰台令史等。

    执金吾:

    位同九卿,负责宫外戒司,京师治安,防止出现水火之事。下属官员有武库令。

    太子太傅:

    位同九卿,辅导太子。

    大长秋:

    长秋宫是汉朝皇后居住之所在。所以大长秋其实是皇后所用的官属的负责人,一般由宦官担任。曹操的祖父曹腾即为“中常侍大长秋”。有些三国游戏将大长秋作为普通官职,是不适合的。

    中常侍:

    高级太监,汉朝末年掀起腥风血雨的“十常侍”即此官职。

    小黄门:

    中级太监。

    中黄门:

    低级太监。

    侍中:

    内朝官之一,位略低于九卿,秩“比二千石”。常由博学高德之士担任,切问近对,是皇帝在管理国家时的顾问。在魏晋时期,为门下省的长官,为事实上的宰相。

    尚书令:

    原为少府属官,秩六百石。品秩虽卑,但总揽一切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职权甚至重于三公。在魏晋时期,如不设丞相之职,则尚书令与中书令、侍中为事实上的宰相。

    中书令:

    魏国始设,为中书省长官,掌机密,为事实上的宰相。

    尚书:

    原为少府属官,秩六百石,全国政务共分六曹打理,一个尚书分管一曹,为后来的六部雏形。

    黄门侍郎:

    黄门即宫门,黄门侍郎为任职于宫门之内的官员,内朝官之一,负责侍从皇帝,传达诏命。级别不高,却是距离皇帝最近的官员。

    散骑常侍:

    曹魏时将汉朝的散骑与常侍二官合在一起,始置此官,负责在皇帝左右规谏过失,以备顾问。

    散骑侍郎:

    曹魏时与散骑常侍一起设置,职位略低于散骑常侍。

    五官中郎将:

    光禄勋的助手,协助光禄勋举察郎官,位略低于九卿,与侍中同级。曹丕曾以五官中郎将之职掌副丞相事,位高权重。三国时不再设此官。

    御史中丞:

    原为御史大夫的助手。无御史大夫这一官职的时候,以御史中丞行使御史大夫的职权。

    将作大匠:

    负责修建宗庙、宫室、道路、园林、水土、植树。秩二千石,位在九卿之下、侍中之上。

    博士:

    专管经学传授。

    城门校尉:

    负责掌管京师十二所城门。秩“比二千石”。

    中书舍人:

    中书省属官,曹魏始置,负责传宣诏命。

    五兵尚书:

    曹魏始置五兵尚书,为兵部尚书的前身。五兵指中兵、外兵、骑兵、别兵、都兵。

    度支尚书:

    吴国始置户部。与此同时,魏文帝设度支尚书寺,掌管全国财赋的统计和支调。后周时更名为民部尚书,唐时避李世民讳,改为户部尚书。

    左民尚书:

    曹魏始置,主修缮功作之事,隋朝时改为工部尚书。

    吏部尚书:

    曹魏时始置吏部尚书,负责官员选拔任免。魏晋尚书分曹治事,吏部尚书为首曹,故吏部尚书又称大尚书。

    祠部尚书:

    曹魏时始置,掌礼制。后周时更名为礼部。

    屯田都尉:

    三国时魏、吴所设官名,负责屯田以给人牛之资。梁习曾任此职。

    水衡都尉:

    西汉时以此官掌上林苑,东汉将其并入少府,不复有此官职。曹魏时复此官职,主天下水军舟船器械。

    典曹都尉:

    蜀置。刘备定蜀,较盐铁之利而设盐府校尉,并置典曹都尉以属之,掌供继军粮。

    西园八校尉:

    汉朝末年,为镇压黄巾起义,以西园八校尉统领汉朝的中央军队。蹇硕为上军校尉、袁绍为中军校尉、鲍鸿为下军校尉、曹操为典军校尉、赵融为助军左校尉、冯芳为助军右校尉、夏牟为左校尉、淳于琼为右校尉。

    东观令:

    东观原为东汉宫名,为宫中藏书之处。三国吴置东观令,职司董理经籍,掌修国史。;

汉魏晋时期文官官职等级摘录[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