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6.第236章 胜利港造船厂(一)[2/2页]
而蒋三也是因为那次在陶东来面前所表现出的“机智”获得了赏识,李奈走后,安西便将他的劳工等级由初级提拔为二级,并调离了生产一线,到盐场公社管委会担任了一个小小的民政职务。为了体面着想,安西还特地给他起了一个新名字——虽然安西起这名字未必完全是出自善意,但对蒋三蒋凯申而言,这却是他人生中莫大的荣誉。
蒋三在升职加薪之后一直表现良好,八月的台风灾害之后更是因为积极参加救灾和灾后重建,得到了公社管委会的嘉奖——二十元流通券。铁炉港项目开始之后,现有盐场公社的一部分人员,特别是管理层,将会在项目进行到移民阶段的时候调去铁炉港任职,蒋三也在其中。并且他已经得到了安西的指点,只要在将来一段时间内不要犯什么错误,等铁炉港项目进入运行阶段,安西就会推荐他出任当地公社管委会的民政助理一职,劳工等级也会上调一级,成为目前为数不多的三级劳工中的一员。
蒋三在几天前便已经被调来了一号基地这边,负责铁炉港新移民的接受和事前培训工作。这批新移民都是在十月初到港的移民,越南人和海南本地人各占了约莫一半,他们目前已经基本完成了隔离观察期,接下来就会被安排到新开辟的铁炉港居住地,蒋三的任务就是让这批人明白他们接下来的去向和工作、生活安排。而就在昨晚,蒋三接到了民政部门的新通知,让他从今天开始贴身陪同广州来的贵宾——当然同时也还有监视的性质在内。
这倒不是管委会不重视李奈的存在,而是各个执委目前都比较忙,每个人手头上都有一大堆事情要做,无暇分身陪同李奈游山玩水。反正经过这段时间的接触之后,执委会的几个老江湖都认为李奈是属于人畜无害的类型,也没什么需要特别防备他的,于是干脆就让民政部门调个本地人去给李奈当随从,保证他在胜利港期间随时有人替他协调周边安排食宿就行了。
蒋三道:“李先生有什么事情,尽管吩咐,首长们说了要尽力满足李先生所提出的任何合理要求。”
“那西边的造船厂看起来十分热闹,在下可否前去看看?”李奈没有注意蒋三所说的“合理要求”意味着什么,但他也明白海汉人放蒋三这么个小人物在自己身边可不仅仅是为了当个跑腿的角色,自己在胜利港的一举一动,恐怕这个蒋三都会在事后上报给海汉人知道。
“造船厂自然是去得的。”蒋三连连点头应道。民政部门事前的确给他指点过哪些地方可去哪些地方不可去,整个胜利港地区除了兵营和榆林哨所之外,其他地方都可以去,这其中也包括了位于港湾西部的造船厂在内。
于是李奈叫过工头又叮嘱了几句,便往西边的造船厂走去。李奈觉得胜利港这地方别的都好,就是没有轿子,只能靠两条腿步行。海汉人倒是经常骑着那种两轮车窜来窜去,不过李奈觉得那玩意儿速度快若奔马,看起来实在是不安全,根本就没打算要学。
刚走没两步,蒋三便出声道:“李先生,如果要参观造船厂这类的生产单位,是不能带随从进去的。”
李奈点点头,面无表情地吩咐两个随从留下。对于这一点要求,李奈并没有什么不快,“福瑞丰”名下也有一些作坊,若是外人要进去参观,同样不会允许随从人员进入——我知道你是商人,但你的随从是不是做这行的工匠,那可就不好说了。一些工艺上的独门秘技,被外行人看到没事,但被行家看一次,或许就被偷学去了。以海汉人造出那么多钢铁巨船的本事,李奈相信他们在造船这方面一定有某些特殊的手段,而这些东西肯定是不便让外人所知的。
胜利港船厂所在的地区,其实便是当初于小宝一家所生活的榆林渔村附近,正位于榆林半岛与大陆的连接位置。近岸处茂密的红树林早已经被砍得一干二净,不复当初的原始风貌。岸边建起了连片的工棚,靠北的工棚里堆放着大量已经经过干燥手段处理过的船用木材,而南边的工棚则是海运部技术人员们办公和进行细加工操作的地方。
岸边伫立着大大小小五六个船台,目前每个船台上都安放着正处于建造或修缮状态的大小船只。船台下有木制滑道直接通到海面,在船台完工的船只便由滑道直接下水。
目前胜利港造船厂有技术人员四十余人,普通劳工近两百人,除了进展相对比较缓慢的一号试验船之外,其实船厂在这几个月里也丝毫都没有闲着,海运部现有的所有海船基本都是在这里接受定期的船体维护作业,这任务一点也不轻松。船底的附着物如果不定期进行清除,将会对船只的航行能力产生明显的影响。按照海运部所掌握的资料,如果像牡蛎、海葵等船底赘生生物过多,船舶的动力将会损失5%10%,这对于现有的低航速帆船来说简直是不可饶恕的罪过。除此之外,船体水下部分的防腐、防漏,也必须要定期从新进行处理,否则一旦在航行中出现问题,那就有可能会引发船毁人亡的大事故。加之海运部的船有相当一部分都是二手货,因此对于相关的维护工作更是一向抓得很紧,丝毫不敢放松。
除了维护维修工作之外,这几个月里造船厂其实也下水了不少小船,其中部分是作为试验性质的试制品,用于验证海运部的一些新提出的技术方案是否能结合到现有的造船工艺当中,特别是船身结构和帆索体系,更是这些试制船的技术探索重点。
其实若不是执委会的要求太高,估计一号试验船早就可以下水了。执委会要求未来一段时期的主力船只要有良好的海上适航性、便捷的帆索操作系统、在不低于现有船只的装载能力的情况下能拥有更快的航速,最好能加装数门新近出炉的海军火炮,或是能通过较为简单的改装化身为海上的火力输出单位提供给未来海军使用。如果可能的话,还要为将来的蒸汽机上船留出足够的改动空间,免得到时候又要花大量的时间重新设计舰船。
虽然执委会的要求听起来很过分,但这也是基于现有的客观环境所不得已提出的要求。穿越集团既然选了三亚这个地方作为前期的主基地,那么对于制海权的控制就成为了未来的主要发展目标。
236.第236章 胜利港造船厂(一)[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