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4章[1/2页]
不过他坐了一阵,相邻几桌人的谈话传入耳中,似乎还真是在探讨码头上的这些机械设备。
“汪兄,码头上那两辆货运机车,据说已经换了新的蒸汽机了?”
“廖兄你前几天没来,错过了好戏,那两天在车库更换施工的时候,并未对外戒严,所以外人也能进去围观,那可是难得一见的景象,下回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了。”
“还有这等好事?早知道就该迟几天去舟山了!”
“听说舟山定海港的蒸汽机车更厉害,廖兄有没有去见识一下?”
两人接下来谈及的话题,有很多词语是王承恩听不懂的,什么马力、功率、传动结构,不过依稀还是能听明白他们讨论的是机车的性能表现。
而另一桌人讨论的话题,则是在谈论传统货运帆船改造蒸汽帆船的可行性。
其中一人似乎是船行老板,表示他已向舟山船厂下了几条船的改造订单,在原来的货运帆船上加装蒸汽机,到时候跑几个月看看,如果一切顺利,那明年就开始把手里的货船分批送去改装。
有人询问这改装蒸汽机后所需的操作员要去哪里雇佣,那船行老板表示南方专门有书院培训这类人员,只需花普通水手两倍的工钱就能雇到。
虽然价格有点高,但蒸汽帆船的高航速带来的收益,要远远大过这些基本开支。
实在对外人不放心的,还可以自行送人到南方去接受培训,据说速成班只要三个月左右就能出师了。
这番对话让王承恩颇为震惊。当初在京城观摩南方送来的海汉蒸汽机,京中竟无匠人会操作,就此搁置了快有两个月,最后还得等着又从南方找工匠千里迢迢过来给大人物们演示。
朝中官员们由此认为,此物不仅研制不易,培养专门的操作维护人员也极为麻烦。就算造出来了,也无法做到大面积推广应用,于是反对仿制蒸汽机的理由就又多了一条。
而且官员们认为,海汉虽然能造出这种机器,但免不了也会面临同样的问题,使其只能局限于某些特定区域内使用。
但王承恩在这间茶馆里坐了没多久,所接收到的信息就表明大明官员们的判断是错的。
海汉不仅有能力大量培训蒸汽机技术人员,而且似乎已经在民间形成了自发推广的风气。就连杭州城外一间茶馆里,都能遇上这么多懂行的人。
这些人可能根本算不上是相关领域的专家,但在王承恩看来,他们对于蒸汽机的了解程度,应该已经远在朝廷那些大人物之上了。
这对于大明来说绝对不是什么好消息,如果海汉治下的大型港口码头和货运船队在蒸汽机的加持下,都能达到眼前运河码头这般的运转效率,那就意味着海汉的航运业发达程度很快就会变成大明的数倍。
王承恩似乎也明白了,为何海汉每次提出的停战条件中,都会涉及大江大河的通航权。
内河航运就如同帝国身体内部的血脉,一旦海汉的航运商进入这些水域,那大明的同行恐怕很快就会在竞争中落败。届时海汉控制了内河航运,很快就能控制沿岸的港口和产业,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
第3284章[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